建设海洋强市下好“一盘棋” 青岛政协委员热议创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2020年5月18日 - 半岛都市报

海洋,作为青岛赖以生存的蓝色粮仓,也是青岛的突出优势和特色所在。去年,青岛市发起十五大攻势,其中经略海洋攻势备受瞩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全力打好经略海洋攻势,持续推进国际海洋名城建设,创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市两会期间,作为引领青岛经济发展的主要动能,“海洋发展”也成为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政协委员尹宝昌

三产融合促进海洋牧场发展

作为海参养殖大户,市政协委员、青岛老尹家海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宝昌对海洋有着很深的感情,所以他每年带上会的提案几乎都与海洋相关,今年亦不例外。“以三产融合为引领,促进青岛市国家级海洋牧场健康发展。”尹宝昌认为,青岛应充分认识开放性经济的特点,在建设海洋强市道路上,应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转变发展理念,下好“一盘棋”,推动渔业与海工、旅游等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最大程度地发挥海洋优势。

尹宝昌表示,青岛作为海洋城市,现在有十几家国家级海洋牧场,这在全国名列前茅。“海洋牧场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像放牧牛羊一样,利用自然海洋环境在海上‘造田’,把人工放流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这种养殖模式为捕捞业、为海洋牧场带来了海产品产量的提高。以我们老尹家海参企业为例,深加工后的即食海参、即食鲍鱼、海参含片、海参阿胶等,有了国家级海洋牧场的背书,再加上我们的品牌优势,明显感觉到了市场空间大了。”另一方面,打造起海洋立体生态后,水下的鱼、海参都多了,越来越多人愿意去海洋牧场垂钓,“我们已经申请了省级钓场,打造海上休闲旅游和海上休闲垂钓。”

“一二三产业融合打造全产业链,这对整个渔业的带动、对渔业企业的创收都非常有意义。”尹宝昌建议,进一步强化政府部门的联动效应,加强体制机制创新,依靠组织网联、结盟和合作,促使形成巨大的工作合力,推动围绕海洋牧场的三产融合发展,提高海洋产业的附加值。

另外,他表示,要保障企业、农民公平分享产业融合“红利”。建立产业融合发展的利益协调机制,保障农民和经营组织能够公平分享海洋牧场三产融合中的“红利”。“如完善订单渔业,进一步规范合同内容,严格合同管理;应积极推广新形式的海洋牧场经营模式,支持企业和农民利用互联网+、金融创新建立利益共同体,借以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健康可持续发展。”

市政协委员郑彦鹏

创造海洋生态新市场

青岛市政协委员、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研究室副主任郑彦鹏对海洋领域尤为关注。他注意到,2020年5月召开的经略海洋攻势推进情况质询会议上,青岛明确提出创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目标。

“青岛要创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必须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郑彦鹏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要对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扩大对外开放需求。坚持陆海统筹,找准定位,建设“一带一路”海上合作国家平台,充分发挥青岛海洋科技和产业优势,集聚“一带一路”科技资源与海洋人才,推动青岛形成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

此外,郑彦鹏建议,还要创造海洋生态新市场。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对海洋生态保护和空间规划等的要求,创造海洋空间规划、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生态修复等市场需求,通过海洋生态资本、海洋产权交易、发展蓝碳等市场手段,使海洋产生新的效益;通过国土空间规划和海岸带发展规划,对海洋空间进行科学规划,产出优质生态产品;创造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市场化需求,推动社会力量进入海洋保护和海洋修复领域。“通过上述举措,一方面可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可以提供就业岗位,增强社会效益。”郑彦鹏说。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