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谷朋友圈再扩容 成果转化再添新引擎

2020年8月18日 -

     8月18日上午,万链•青科信指数联合实验室揭牌暨蓝谷管理局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青岛市科技局举行。青岛市科技局局长吕鹏,青岛蓝谷管理局局长、党委副书记肖焰恒,青岛蓝谷管理局副局长、党委委员王厚恩,海尔集团副总裁谭丽霞出席活动。

▲市科技局局长吕鹏、海尔集团副总裁谭丽霞为万链·青科信指数联合实验室揭牌。

▲青岛蓝谷管理局、青岛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万链指数(青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三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市科技局局长吕鹏、副局长吴绪永,青岛蓝谷管理局局长肖焰恒、副局长王厚恩,海尔副总裁谭丽霞、海尔战略部总经理张玉波见证签约。

▲专家聘任仪式

  活动中蓝谷管理局与万链指数、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三方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万链•青科信指数联合实验室”将在蓝谷率先落地实验室研究成果,打造海洋科技的大数据管理样板,三方将共同研究发布蓝色海洋系列指数,共同推进海洋科技成果转化。

  大数据助力,推动产学研精准对接

  功能区体制机制改革以来,蓝谷一直致力于搭平台、建机制、优环境,多管齐下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此次合作是蓝谷推进创新端和产业端的精准对接,帮助科技成果找到市场、顺利转化的又一重要举措,依托“万链•青科信指数联合实验室”的专业化大数据处理能力,蓝谷将实现对区域内海量海洋创新资源和成果的数据化、精准化系统分析。全面掌握创新端“有什么、能干什么”,及时了解市场端“缺什么、需要什么”,在第一时间实现供需的精准匹配,以大数据技术推动产学研精准对接。

  合作目前已初见成效。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线上产学研对接会同日成功举行,这是蓝谷第一场基于大数据精准匹配开展的院企对接会。前期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有9项高精尖科技成果正在寻找承接方,在广泛发动组织企业对接的同时如何更加精准成了一道难题,在市科技局、蓝谷管理局的牵线搭桥和鼎力支持下,通过联合实验室的快速检索、分析、配对,发现全市118家高企有相关业务,其中44家高度匹配,于是一场科技大咖与涉海高企牵手的线上对接会应运而生。

  多平台互联,融入全国创新网络

  蓝谷作为青岛海洋科技创新发展和海洋经济示范的排头兵,需要发挥好助力海洋强国建设的“科创大脑”作用,不断向外输出“蓝谷能力”。单打独斗已不可取,抱团发展才是硬道理。今年以来,蓝谷坚持平台化思维,不断加大外链资源力度,推动区内创新资源融入全国创新网络。依托青岛海洋科技创新创业联盟和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紧密联动青岛生产力促进中心、青岛市科技研发服务中心等青岛市科技局旗下的各类服务平台,与全市科技型企业同频共振;链接与半岛科创联盟、青岛国家海洋研究中心等平台的合作,融入胶东半岛一体化和全省发展大局;与柠檬豆、卡奥斯等市场化平台合作,链接全国产业资源。在多方共同努力下,蓝谷创新资源正在加快与产业碰撞。在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线上产学研对接会,就得到了青岛、烟台、上海、福建等涉海科技企业和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3000余人在线参加。

  内生式成长,夯实区域内循环体系

  为了在更高层次上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向经济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蓝谷在不断向外吸收能量的同时,更是立足自身优势,不断修炼内功。首先成果转化承接能力不断提升。科技型企业提质增效明显,上半年新增市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7家,企业万元营业收入研发投入较去年增长超过2.5倍,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已达到去年全年的2倍。其次专业化服务能力逐步增强。引导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建设,推动“专业人办专业事”,今年上半年蓝谷新增了3家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领域分中心,总数达到6家,占到全市1/3。再次融合发展机制逐步建立。发起成立青岛海洋科技创新创业联盟,两个多月来已举办了8场精准对接活动,挖掘了5000万的市场需求开展技术招标,以市场做连接,将区域内的创新平台、重点企业、科技服务机构拧成了一股绳。同时,发挥创新创业活动在“活性因子”和“粘合剂”的作用,半年举办精准产业对接会、投融资对接会等活动20余次,有效促进了各主体间的对接、协同。

  在内外兼修的基础上,蓝谷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明显提升,今年上半年,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1.4亿元,同比逆势增长41%,其中横向转化合同额1.18亿元,占比84%。 

  创新发展永无止境,今后蓝谷将进一步加大改革攻坚力度,探索更多创新性举措,力争在全国海洋创新领域树立标杆,为青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作出更大贡献。


编辑: